福建农信新一期“乡村振兴贷”投放突破10亿元,占全省七成以上
文章作者:省联社办公室文章发布时间:2025年04月23日
至2025年3月末,福建农信新一期“乡村振兴贷”累计投放金额突破10亿元大关,达到10.7亿元,占全省银行机构新一期“乡村振兴贷”投放金额的七成以上,稳居全省首位,精准服务全省超1300家中小微农业企业、农民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,助力特色现代农业“3212”工程及乡村振兴十大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再上新台阶。
在推进过程中,莆田农商银行、永泰农信联社结合地方产业特色,探索差异化产品、高效化流程和数字化工具,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,打造“金融活水润三农”的农信样板,形成一批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路径。
莆田农商银行:科技赋能优服务
面对莆田“七山二水一分田”的地域特点,莆田农商银行以数字化转型破解服务半径难题,让金融活水跨越山海阻隔。
数据建模“精准滴灌”
莆田农商银行整合农业农村局、海洋渔业局等7部门数据,通过构建“三维筛选模型”,对7270户涉农主体进行精准画像,并通过数据筛选与实地走访,双轮驱动营销。针对南日岛鲍鱼产业链推出“产供销全链通”金融服务方案。生产端:为养殖户注入资金活水,南日镇某鲍鱼养殖场通过信用评级达标,获得“乡村振兴贷”授信150万元;加工端:为加工企业补充流动性,向岛上某海带加工场提供信贷资金90万元,补充其经营周转资金;销售端:为经销商提供支撑保障,为岛上某海洋生物企业提供信贷资金437万元,助力其加快建成现代化育苗基地。
流程革命“极速办贷”
在确保合规前提下,优化“材料瘦身”措施,将贷款申请资料由15项精简至6项,减轻客户经理负担;实行“审批前置”,设立4大片区总监并下放审批权限,大幅缩短审批流程;推进“服务靠前”,在偏远海岛设立“福农驿站”和“金融便民点”,实现调查、审批、放款一站式办理。如,该行了解到埭头镇某畜牧公司扩大养殖规模的资金需求后,两日内快速审批通过100万元乡村振兴贷给企业用于购置仔猪,助力该公司仔猪养殖量从600头跃升至1000头。
永泰农信联社:政银协同破难题
永泰农信联社以“党建+金融助理+多社融合”战略工程为抓手,推动构建“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”,打通惠企助农政策落地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金融红利直达田间地头。
财政贴息“添动能”
永泰农信联社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对茶叶、食用菌等12类产业主体给予2%财政贴息,构建“政府推荐+农信审批+财政贴息”服务闭环。永泰农信联社通过走访对接资金需求,成功为同安镇返乡创业青年卢某发放“扩绿”资金150万元,支持其流转开垦近700亩茶山,按下产业融合“加速键”,并带动周边10户贫困户人均年增收2万元。“利率比普通贷款低2个百分点,每年省下3万多元利息,这就是实打实的支持!”卢某感慨道。至2025年2月,该产品已为县域市场主体减费让利超210万元。
数字共享“提效率”
永泰农信联社依托省农信联社“福农综合服务平台”,与政府部门共建“新农主体信用数据库”,动态归集781家新农主体的土地流转、纳税记录等23类信息,为贷款审批提供风控支撑,提升审批效率。红星乡脐橙种植大户吴某通过扫码申请,仅24小时就获批20万元乡村振兴贷,用于引进相关设备,使果园亩产提升15%。
担保创新“破坚冰”
针对缺乏抵押物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永泰农信联社联合永泰县永阳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推出“见贷即保”服务,按信用等级实施保费分级补贴。洑口乡某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该模式获得200万元贷款,节省了6000多元担保费。至2025年2月末,该担保公司为该社贷款担保余额2.15亿元,充分发挥政策性担保公司融资担保作用,有效解决该县企业融资增信担保难题。
从莆田的数字化服务到永泰的政银协同,福建农信聚焦产业发展和农户需求,持续推动特色农业壮大和农民增收。下一步,福建农信将提升服务覆盖面和可及性,扎实做好“三农”金融服务工作,持续构建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,更好服务乡村全面振兴。